客服热线:

18059240528

突破性进展!我国科研团队引领半柔性太阳能电池技术革新

    近期,我国在柔性及半柔性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为可穿戴设备、智能建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以下是相关技术动态与市场展望的综合报道:


    一、技术突破:高效与柔韧性的完美结合

    华科大研发可拉伸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16%

    华中科技大学邵明教授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可拉伸有机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超过16%,同时可承受高达95.5%的极限拉伸变形。该电池采用创新的小分子受体材料BTP-Si4,通过“增塑”效应增强聚合物链的柔韧性,解决了传统有机太阳能电池在大形变下性能骤降的难题。该技术已发表于《科学》杂志,并被评价为“柔性光电子领域的里程碑”。

    西湖大学钙钛矿-CIGS叠层电池效率突破23.4%

    西湖大学王睿团队将钙钛矿与铜铟镓硒(CIGS)材料结合,开发出厚度仅如发丝的柔性叠层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23.4%。该电池兼具轻量化与高适应性,可应用于建筑外墙、飞行器表面等领域,显著拓展了柔性光伏的应用场景。

    二、应用前景: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建筑

    可穿戴设备续航新方案

    华科大的可拉伸电池可直接贴合人体皮肤,即使在手指、手腕等频繁活动的关节处,仍能稳定供能,为智能手表、健康监测设备等提供持续电力。

    建筑与交通领域的集成创新

    柔性太阳能组件可附着于曲面建筑、汽车车顶或无人机机翼,实现能源自给。例如,透明太阳能面板既能维持建筑美观,又可发电,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三、市场动态: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中国光伏协会发布新路线图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4—2025年)》新增了柔性/钙钛矿叠层电池的效率指标,明确支持柔性光伏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为行业升级提供方向。

    全球柔性组件市场快速增长

    据分析,柔性太阳能组件市场规模正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其轻便、可弯曲的特性在户外广告、便携设备等领域需求激增,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

    四、专家观点:颠覆传统设计理念

    传统观点认为,高光电效率需依赖刚性材料和高结晶度薄膜,但华科大与西湖大学的研究表明,通过材料创新(如小分子受体设计、叠层结构优化),柔性电池可同时实现高效能与强机械性能。这一突破为有机半导体设计提供了普适性原则,或将推动光电子器件形态的全面变革。

    五、未来展望:技术挑战与产业机遇并存

    尽管柔性太阳能电池在效率与适应性上已取得显著进展,其长期稳定性、大规模生产成本仍需进一步优化。此外,钙钛矿材料的耐久性、叠层电池的工艺复杂性等问题仍是科研焦点。随着政策支持与资本投入,预计未来3-5年,柔性光伏技术将加速商业化,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

    结语

    从实验室突破到产业化应用,柔性及半柔性太阳能电池正重新定义能源的获取与使用方式。随着我国科研团队的持续创新,这一技术有望在全球清洁能源革命中占据核心地位,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版权所有 福建贵隆鑫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2024051667号-1